十多年来,我以低廉的价格环游世界,结识了许多长期旅行者。他们大多是了不起、有见识、慷慨和开明的人。他们教会了我很多关于世界和我自己的知识。
不幸的是,在长期旅行社区中,似乎有些旅行者将旅行视为一场比赛。也许你在旅行中见过这种情况。这些旅行者似乎支持一种不言而喻的竞争,即谁能花最少的钱去某个地方。
对他们来说,说“我在法国的旅行比你便宜 X 美元”是一种荣誉,就好像你花费越少,你的体验就越真实。
当我分享我的旅行成本帖子时,我看到我的网站上表达了这种态度。总有一些人会说这样的话:“嗯,我认为你花的钱太多了,因为我只花了一半的钱。”
我从来不明白这种廉价竞争。
对我来说,背包客或廉价旅行者与你花多少钱无关。相反,它与你如何花钱息息相关。正如你不必拥有雄厚的财力或信托基金才能负担得起旅行一样,你也不必过着拮据的生活才能称自己为廉价旅行者。
我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发现很多旅行者都痴迷于贪图便宜。我从来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在为旅行攒钱时会过着穷光蛋的生活,但旅行之后却仍然过着穷光蛋的生活。
如果您只有少量的钱可花,那么最好进行一次短途旅行,进行所有您想做的事情,而不是在长途旅行中不断地说“我很想做那件事,但我负担不起”。
对我来说,旅行就是要节俭,而不是要便宜。
钱就是不要浪费在无聊的东西上。不要吃零食或购买上百万件俗气的纪念品,也不要每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。钱就是要知道何时何地花钱,不管你有多少钱。
能以极低的价格游览景点吗?当然。你可以像这个家伙一样,靠欧洲人 12 个月的资助,只花了 5,000 美元。他通过占地、搭便车、从不出门、不参观博物馆以及从人们那里得到免费的东西,花得很少。
这是省钱旅行的好方法。我相信当地人真的很感激他以这样的方式回馈社区。但除此之外,如果你露营、自己做饭、不喝酒或从不做任何需要花钱的额外事情,你总能去某个地方而花很少的钱。
但我不明白这一点。
如果你无法真正享受某个地方所提供的一切,那为什么还要去那里呢?
这并不是说你必须经常挥霍,但如果你不打算了解历史、观赏风景或与当地人交流,那为什么还要去呢?
每当我去一个地方并为此制定预算指南时,我总是承认我超支了。毫无疑问,你总能比我去的更便宜。我超支是因为旅行是我的日常生活,我喜欢偶尔犒劳自己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不仅包括我花了多少钱,还讨论了我超支的原因以及那个国家真正应该花多少钱。
我的目的地指南反映了我对预算旅行者的理解:精打细算、不吝啬花钱的人。它们适合那些想外出旅行、可能没有很多钱但仍想享受很多活动的旅行者。
我去意大利并不是为了错过美味的食物和冰淇淋。
我去波尔多并不是为了拒绝葡萄酒之旅。
我并没有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攒钱,以便每晚都能在旅馆厨房做便宜的晚餐。
我去澳大利亚旅行时,并没有梦想着游览内陆地区,后来却说:“不,那次旅行有点超出我的预算。也许下次吧。”
我记得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。我尽可能节省开支。我以“廉价旅行”的名义放弃了很多我本来想做的事情。我没有去意大利上烹饪课,没有去泰国潜水,没有去澳大利亚参加葡萄酒之旅,也没有去过伦敦塔。
至今我仍对那些决定感到后悔。
我说等我有钱了下次再做。
但你知道吗?下一次还没有到来。其他事情阻碍了它。
每个人对廉价旅行者都有自己的看法。对于《廉价旅行》和《旅游与休闲》等杂志,甚至对于 Rick Steves 这样的作家来说,“廉价”意味着 120 美元以上的酒店和 40 美元的餐食。我读这些杂志,看看它们的价格,然后说,“这怎么能算廉价旅行?太贵了! ”但我想,对于那些钱多一点、很可能是中产阶级或中上阶层的读者来说,这些价格是廉价的。
同时,有些人会看我的预算指南并说:“那个预算怎么样? ”
只要你愿意做出牺牲,总有办法以更低的价格到达目的地。就我个人而言,当我在野外时,我不介意露营、搭帐篷和自己做饭。但作为日常旅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?这不适合我。根据我的经验,我认为这对大多数旅行者来说都不现实。
我最重要的预算建议之一是在旅行前了解自己想要花钱的地方,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预算。这样,你就不会在旅途中超支,因为你已经做好了尽可能多的准备。你不会因为费用问题而提前回家。
如果你清楚自己的花费,你就可以更好地规划预算,然后节俭用钱——但不要吝啬。因为你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经常得到第二次机会。把钱花在你梦想的那些伟大的活动上,而不是仅仅因为它们要收费就放弃它们。
旅行不是一场逐底竞争。你不会因为去了法国并决定不花一分钱就成为更好的旅行者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就是一名预算型旅行者。
我认为这只会让你显得很卑鄙。
归根结底,我认为预算旅行社区的讨论需要从优先考虑“便宜”转变为优先考虑“节俭”。无论花多少钱,只要花钱明智,就是预算旅行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