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年前,我读了海伦·拉塞尔 (Helen Russell) 的《丹麦生活年》。我想这本书最初是亚马逊上的推荐书。我记不清了。但我把它放在了队列中,订购了它,然后它就放在我的书架上,直到该读的时候。我爱不释手。这本书风趣、文笔优美、引人入胜,对丹麦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。这是我那年读过的最喜欢的书之一。
去年,我不知怎么说服海伦在 TravelCon 上发言,并亲自见到了她。现在,她出版了一本新书,名为《幸福地图集》。这本书讲述了为什么某些地方的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幸福。这是一本非凡的书(你应该买一本)。今天,海伦分享了她在研究这本书时学到的一些知识!
有趣的是:如果你今天上网的时间超过一秒钟,你可能就会开始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可怕的地方。即使是心胸开阔的旅行者也会认为前景相当暗淡,这也是情有可原的。
如果你看到了今天的头条新闻或浏览了社交媒体,并且因此感到情绪低落,那么你并不孤单。
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: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悲惨,在这些困难时期,幸福是一种奢侈品。
但在过去六年里,我了解到,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人们在寻找保持快乐的方法。无论我们身在何处,快乐都是我们与生俱来就追求的东西。
2013 年,我从英国搬到了丹麦,开始研究幸福。我曾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了 12 年,是一名记者,我从未想过离开,直到一个阴雨的星期三,我丈夫突然回家告诉我,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……在日德兰半岛的农村为乐高工作。一开始我对此持怀疑态度——我有一份好工作、一套漂亮的公寓、好朋友、亲密的家人——我有自己的生活。
好吧,我和我丈夫都工作时间很长,我们总是很累,而且似乎很少见面。我们经常要自我奖励才能熬过一天,而且在过去的六个月里,我们俩都时不时生病。
但这是正常的,对吧?
我们以为我们正在“实现梦想”。当时我 33 岁,我们俩也一直想要个孩子,忍受了多年的生育治疗,但我们总是压力太大,以致于梦想始终未能实现。
因此,当我丈夫得到一份在丹麦的工作机会时,这种“另一种生活”的可能性就摆在我们面前——有机会用未知的一切来交换我们所知道的一切。丹麦刚刚在联合国年度报告中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,我对此着迷。一个只有 550 万人口的小国是如何获得世界上最幸福国家的称号的?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?如果我们在丹麦都无法更幸福,那么我们在哪里可以更幸福呢?
在我们第一次拜访时,我们注意到我们遇到的丹麦人有些不同。首先,他们看起来不像我们——除了他们都是身材魁梧的维京人,比我 5 英尺 3 英寸的身材高大——他们看起来更放松、更健康。他们走路更慢。他们会花时间停下来一起吃饭、聊天,或者只是……呼吸。
我们对此印象深刻。
我的乐高人丈夫很赞同这个想法,他恳求我搬家,并承诺下次我们会为了事业搬家。而我被伦敦的忙碌生活搞得精疲力竭,最终同意了。我辞去了工作,开始从事自由职业,并决定花一年时间,亲自调查丹麦人的幸福现象——每个月观察一个不同的生活领域,了解丹麦人的不同之处。
从食物到家庭生活;从工作文化到锻炼;从设计到丹麦福利国家——每个月我都会全身心投入“丹麦式”生活,看看它是否能让我更快乐,我是否能因此改变我的生活方式。我决定采访尽可能多的丹麦人、外籍人士、心理学家、科学家、经济学家、历史学家、社会学家、政治家,事实上,每个人,试图揭示丹麦式生活的秘密。
在被邀请写一本书之前,我曾为两家英国报纸记录了我的经历: 《丹麦生活之年,揭开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的秘密》 。
从那时起,我便开始谦卑而感动地倾听来自世界各地、有着不同人生观的读者们的分享,但不变的是,他们渴望分享自己文化中的幸福秘诀。其中一些主题具有普遍性——例如社交互动、户外锻炼和寻找生活中的平衡——而另一些则非常独特。
于是我开始研究世界各地独特的幸福概念,采访世界各地的人们,直到《幸福地图集》 ——我的新书诞生。它不是一本最幸福国家的汇总,而是研究不同地方的人们更幸福的原因。因为如果我们只关注已经名列幸福榜首的国家,我们就会错过来自我们不太熟悉的文化的想法和知识。
没有哪个地方是完美的。每个国家都有缺点。但我想颂扬一个国家文化的精华以及民族特色——因为这是我们所有人应该追求的。
以下是我最喜欢的几个:
例如,您是否知道葡萄牙语中有一种叫做“saudade”的东西 - 一种对曾经拥有的幸福,甚至只是希望得到的幸福的渴望、忧郁和怀念的感觉?
尽管巴西以狂欢节精神而闻名,但狂欢节的另一面,即“saudade”,对巴西人来说也至关重要,因此每年的 1 月 30 日甚至被指定为巴西的正式“节日”。
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忧郁的时刻体验到苦乐参半的快乐——翻看老照片,或者关心某个人,以至于在他们去世后会想念他们。
科学家发现,这种暂时的悲伤——与直觉相反——会让我们更快乐:提供宣泄;提高我们对细节的关注;增加毅力并促进慷慨。所以我们都应该花时间去怀念那些我们爱过的和失去的人——然后练习对那些仍然在身边的人多一点感激。
芬兰凭借其高品质的生活、免费医疗和高税收资助的教育,在今年的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中排名第一。
但芬兰人还喜欢其他一些东西,而且这些东西的出口潜力无限:kalsarikännit——意思是“在家里穿着内衣喝酒,不想出去”——这种活动如此受欢迎,甚至有自己的表情符号,由芬兰外交部委托设计。
与大多数斯堪的纳维亚人一样,芬兰人并不羞于脱衣服,而且他们都有令人羡慕的隔热性能良好的房屋,即使外面气温为零下 35 度,脱到只剩裤子似乎也完全没问题。喝什么以及喝多少取决于个人,但这是芬兰独特的快乐和放松方式,我们都可以尝试一下。
在希腊,他们有一个概念叫 meraki,指的是一种内省、精确的关怀表达,通常用于形容一种珍贵的消遣——尽管时局动荡,希腊人仍然保持快乐。这是因为,根据科学家的说法,拥有业余爱好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,挑战自己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也会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新的神经通路。拥有一项让你引以为豪的激情,对于那些无法对自己的主要职业说同样的话的人来说,可以带来额外的好处。
因为如果您的朝九晚五工作更像是日常工作,那么 meraki 可以让您的生活变得有意义。许多需要每天处理的任务并不是特别具有挑战性或鼓舞人心 - 从归档到下达采购订单,甚至 - 我敢说 - 养育子女的一些更艰巨的任务。
但是,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个人挑战来打破永无止境的单调工作循环——那些我们热衷并真正期待做的事情。我们的 meraki。
Dolce far niente(无所事事的甜蜜)是意大利人非常珍视的一个概念,在 Instagram 上,意大利人躺在吊床上的照片经常被加上标签。好吧,意大利近年来并没有在任何幸福排名中名列前茅,但无忧无虑的意大利人这个陈词滥调仍然存在——这是有充分理由的。
意大利人“无所事事”的做法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,要完善这门艺术需要风格和技巧——因为这门艺术远不止眼前所见。意大利人一边喝着咖啡,一边看着世界从身边走过。意大利人嘲笑游客。或者嘲笑政客。最重要的是,意大利人要享受当下,真正享受现在。我们中的许多人通过前往异国他乡、喝得烂醉或试图消除现代生活的喧嚣来寻求放松。
但意大利人任由混乱冲刷着自己。他们没有把“娱乐配额”存起来用于一年一度的出游,而是将其分散到一年中的每时每刻,在纷乱的现实中“享受生活”。
作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,挪威人一定做对了某些事情。除了令人羡慕的斯堪的纳维亚生活方式和石油带来的安全保障外,挪威人还有一张秘密王牌:一种名为“friluftsliv”的概念。这个概念大致翻译为“自由空气生活”,这是大多数挪威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目标——他们喜欢尽可能多地在户外度过时光并享受快乐。
任何去过这个国家的人都知道,如果你在大自然中遇见挪威人,他们的目标往往是附近最高的山峰——挪威有句谚语说“先努力才能享受快乐”。
大多数挪威人认为,要想获得成功,就必须付出努力,通过体力劳动、与恶劣天气作斗争。只有在雨天和寒冷中爬过一座山,你才能真正享受晚餐。这是一种老式的美好生活方式,但许多研究表明,尽可能多地锻炼身体、接触大自然可以促进身心健康。
从理论上讲,这一切都很好。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和我所学到的一切呢?好吧,我慢慢来——懒惰的风格。我必须学会不要成为典型的伦敦人,整天工作。相反,我必须偶尔尝试放松一下。
我知道,这很激进。
接下来,我开始了业余爱好。我在陶器、烹饪和尝试新食谱中找到了乐趣,这些灵感常常来自我所研究的国家。有些星期,我们吃得很好。其他时候,就没那么好了(我丈夫仍然没有原谅我的“俄罗斯月”)。我毫不羞愧地说,我也喝了不少内衣。
芬兰的“kalsarikännit”理念与我现在是密不可分的。由于我工作较少,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照顾自己,因此相对容易接受挪威的“friluftsliv”理念。
所以现在我试着问自己:我今天做了什么?我爬了什么?我去了哪里?但最大的思想转变是意识到,要想快乐,有时我们也必须习惯悲伤。当我们能与所有的情绪(好的和坏的)和解时,我们是最健康和最快乐的。
葡萄牙的 saudade 改变了我的生活——帮助我接受我本以为会拥有的生活,并找到一种继续前进的方式,没有怨恨或痛苦。因为当你放弃这些东西时,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就会发生。
通过向其他文化学习幸福、健康以及如何保持健康(和理智),我找到了一种比以前更少压力的方法。我对来自其他文化的挑战和微妙之处有了更好的理解。我的同理心水平提高了。我学会了更加关心。
乐观不是轻浮的:它是必要的。你们是旅行者。你们明白这一点。但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传播这个信息。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世界,所以如果我们不把它搞乱,那就太好了。
Hellen Russell 是英国记者、演讲家,也是国际畅销书《丹麦生活年》的作者。她最近的著作《幸福地图集》探讨了世界各地的幸福文化习惯和传统。她曾担任 marieclaire.co.uk 的编辑,目前为世界各地的杂志和报纸撰稿,包括《Stylist》、《泰晤士报》、《Grazia》、《Metro》和《i 报》。